市县一体化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
市县一体化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总体概述 市县一体化地理公共服务云平台是一个集地图、时空数据、服务、文档、工具等资源于一体的综合资源平台和共享交换平台,将平台所拥有的地理资源、服务及应用,按不同权属展示出来,用户可以在浏览器、移动终访问资源中心,获取、制作专题资源并实现共享交换。 平台建设背景 平台建设背景主要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省级层
- 型号:
市县一体化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总体概述 市县一体化地理公共服务云平台是一个集地图、时空数据、服务、文档、工具等资源于一体的综合资源平台和共享交换平台,将平台所拥有的地理资源、服务及应用,按不同权属展示出来,用户可以在浏览器、移动终访问资源中心,获取、制作专题资源并实现共享交换。 平台建设背景 平台建设背景主要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省级层
市县一体化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总体概述
市县一体化地理公共服务云平台是一个集地图、时空数据、服务、文档、工具等资源于一体的综合资源平台和共享交换平台,将平台所拥有的地理资源、服务及应用,按不同权属展示出来,用户可以在浏览器、移动终访问资源中心,获取、制作专题资源并实现共享交换。
平台建设背景
平台建设背景主要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市级层面
国家层面
《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测国发【2012】122号。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更好地满足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及时有效地为智慧城市探索与建设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省级层面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湖政办发【2014】72号。明确推进省、市、县三级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融合和共享,2018年完成县级数字城市建设。
市级层面
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级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通知》衡政函【2014】107号。要求2017年完成县级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市县市县两级数据融合和共享,明确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重要依据:
1. 明确强调时空基础设施由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不可缺乏的基础。
2. 是城市智能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支撑
3. 是各行各业信息共享、交换、协同的媒介
平台建设思路
建设思路:以六位一体化基准设计原则:标准一体化、数据一体化、硬件一体化、软件一体化、平台一体化、应用一体化、运维一体化形成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分布式部署、集中式管理”实现高可用性、可伸缩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统一标准化地理信息服务,建立自己市县两级一体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统一、高效、权威的市县一体化共享服务,以及建设面向政府、为企事业单位、公众的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市县一体化平台及各行各业应用,并建立时空信息数据中心,搭建面向市县及各委办局的地理信息数据、功能、软件、硬件的全方位云服务平台,按需提供GIS服务,实现了在同一平台内政府多个部门数据共享,为智慧城市的智能化、科学化、动态化、精细化运行管理。
建设内容
市县一体化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为用户提供多种类型云服务,包括公共服务平台、云GIS集群服务、云GIS数据库服务、云GIS桌面服务、云服务器服务以及云存储。通过这些云服务,可快速为用户提供搭建一个完整的GIS应用系统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
平台建设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套标准体系、一个中心、一个云平台、多种应用模式。一套标准体系指市县一体化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标准体系,一个中心指时空信息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指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采用多种应用模式指基于桌面、移动端、模板应用、集成服务、二次开发应用等。通过一体化云平台采用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技术,实现一站式服务(GOS),同时向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全方位、不同层次的地理空间服务,主要包括:数据服务、功能服务、云服务、门户系统、共享交换、应用开发提供的服务,充分发挥地理空间资源的优势,以更大化支撑业务应用,从而更好为现有业务系统和将来其它应用系统服务。
创新
1. 市县一体化私有云多租户模式
2. 完整的市县一体化标准体系
3. 创新的数据生产管理机制
4. 基于标准体系的“一键成图”
特色
1. 实现要素级的增量更新
2. 零代码零开发的应用构建
3. 平台与平台之间数据融合和数据共享
平台建设需要解决问题
一体化云平台解决以下智慧城市建设的难题,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性很高,取得不少进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盲目跟风,无明确目标;
二、协调不够,各自为政;
三、试点较多,流于形式;
四、体制机制,缺乏创新;
五、信息安全,考虑不足。
通过平台建设大大解决市县两级现实存在突出的问题:“降低县级经费、建设周期过长、降低建设技术要求、降低应用成本难度、解决数据共享问题”避免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